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需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及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相鉴别。鉴别要点包括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电生理特征等。
1、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临床表现相似,但前者多为对称性肢体无力,进展较快,脑脊液呈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电生理检查可见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需结合病史及抗体检测进行区分。
2、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起病隐匿,病程超过8周,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或复发-缓解模式。神经活检可见节段性脱髓鞘和髓鞘再生,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急性单相病程不同。
3、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波动性肌无力,晨轻暮重,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显示递减反应,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周围神经损害特征有明显区别。
4、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多见于儿童,表现为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对称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不同。
5、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有明确毒物接触史,如重金属、药物等。症状发展相对缓慢,多伴有其他系统中毒表现,神经传导检查可见轴索损害,缺乏脑脊液蛋白升高特征。
日常需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特别是B族维生素对神经修复有益。适度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肌肉萎缩,但需防止过度疲劳。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定期复查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