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新生儿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呕吐、嗜睡、易激惹、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前囟门隆起或颈部僵硬。早期识别并及时就医是关键,避免病情恶化。
1、发热
新生儿脑膜炎的早期症状之一是发热,体温可能突然升高或持续不退。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容易扩散至脑膜。家长应密切监测体温,若发现异常升高,需立即就医。
2、呕吐和食欲不振
脑膜炎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发频繁呕吐。同时,患儿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拒绝进食或吃奶量明显减少。这些症状可能与普通感冒或消化不良混淆,但若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警惕脑膜炎。
3、嗜睡和易激惹
新生儿脑膜炎患儿常表现为嗜睡,难以唤醒,或相反,出现异常烦躁、哭闹不止。这些行为改变可能与脑部炎症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变化。
4、抽搐和前囟门隆起
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新生儿可能出现抽搐,表现为四肢僵硬或抖动。前囟门(头顶未闭合的柔软区域)可能因颅内压增高而隆起。这些症状提示病情严重,需立即送医。
5、颈部僵硬
颈部僵硬是脑膜炎的典型症状之一,但在新生儿中可能表现不明显。家长可尝试轻轻托起孩子的头部,若发现颈部僵硬或活动受限,需高度怀疑脑膜炎。
治疗方法
新生儿脑膜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方案。细菌性脑膜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等;病毒性脑膜炎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补液等。重症患儿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预防措施
孕期定期产检、避免感染是预防新生儿脑膜炎的重要措施。出生后,注意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若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多样,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识别并就医。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