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综合判断,主要有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血清CA125检测、宫腔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方法。
1、超声检查经阴道或腹部超声是首选筛查手段,典型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增厚伴蜂窝状回声。超声可初步评估病灶范围,但对微小病灶敏感性有限。检查前需适度充盈膀胱以提高图像清晰度。
2、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子宫结合带增宽、肌层内出血性病灶等特征性表现,对深部浸润型腺肌症诊断准确率较高。该检查无辐射但费用较高,通常用于术前评估或疑难病例鉴别诊断。
3、血清CA125检测部分患者血清CA125水平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差,需排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该指标更多用于治疗效果监测而非独立诊断依据。
4、宫腔镜检查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发现腺体开口异常或肌层裂隙等征象。检查时可能同时进行诊刮获取组织标本,但单纯宫腔镜对肌层病变评估价值有限。
5、病理活检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是金标准,可见肌层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周围肌细胞增生。但术前穿刺活检风险较大,通常仅在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时考虑。
确诊子宫腺肌症后,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经期可适当热敷缓解疼痛。饮食注意补充铁质预防贫血,限制高脂食物摄入。适度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活动。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经量骤增或严重贫血应及时就医。药物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