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药一般不能随意停用,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戒断反应或病情反复。抗抑郁药的调整需严格遵循医嘱,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种类、治疗周期、症状控制情况、个体差异及合并用药等。
抗抑郁药通常需要长期规律服用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头晕、头痛、失眠、恶心等戒断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或抑郁复发。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需逐步减量,三环类抗抑郁药 abrupt withdrawal 风险更高。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药物耐受性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制定个体化减药方案,减药过程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少数情况下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心律失常等药物不良反应时,需在医生监督下紧急停药并切换治疗方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用抗抑郁药期间若转为躁狂发作,也需立即就医调整用药。妊娠期、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评估停药风险。
抑郁患者应定期复诊评估疗效,记录情绪变化和躯体反应,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社会交往,配合心理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若需调整用药方案,务必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后分阶段实施,停药后仍需持续监测情绪状态至少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