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有肉芽一般是指牙龈增生或根尖周肉芽肿,可能引起牙齿松动、感染扩散和骨质破坏。牙龈增生可能与局部刺激、药物因素或全身疾病有关,根尖周肉芽肿通常由慢性根尖周炎导致。
1、牙齿松动牙龈增生或根尖周肉芽肿可能压迫牙周膜和牙槽骨,导致牙齿支撑结构受损。长期未治疗可能造成牙齿移位或脱落。对于药物性牙龈增生,需调整降压药或抗癫痫药物,配合牙周基础治疗。根尖周肉芽肿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必要时行根尖切除术。
2、感染扩散根尖周肉芽肿可能发展为根尖周脓肿,感染可向颌骨及周围软组织扩散,引发颌骨骨髓炎或间隙感染。患者可能出现面部肿胀、发热等症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3、骨质破坏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根尖区牙槽骨吸收,X线片显示透射影。长期骨质破坏可能影响邻牙及修复治疗预后。需通过根管治疗消除炎症,骨缺损较大时可植入Bio-Oss骨粉促进再生。合并囊肿者需行囊肿摘除术。
4、咀嚼功能障碍牙齿松动和疼痛会导致咀嚼效率下降,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建议使用临时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选择软质食物。根管治疗后可考虑全冠修复恢复咬合功能。
5、全身影响口腔慢性感染灶可能成为菌血症来源,对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构成风险。牙龈增生若由白血病等血液病引起,需血液科协同治疗。建议每3-6个月进行牙周维护,控制菌斑堆积。
发现牙龈异常增生或长期牙齿不适时,应及时就诊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日常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妊娠期牙龈增生者产后多可自行缓解,但需加强口腔卫生管理。根尖周病变治疗后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