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早期出血可通过卧床休息、补充孕激素、止血治疗、超声检查、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怀孕早期出血通常由先兆流产、宫外孕、宫颈病变、胚胎发育异常、葡萄胎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孕妇出现阴道流血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左侧卧位卧床休息。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减少盆腔充血。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降低子宫敏感性,部分生理性出血可通过休息自行缓解。若伴随腹痛或出血量增加需及时就医。
2、补充孕激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先兆流产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烯丙雌醇片等药物。这类药物能促进子宫内膜蜕膜化,维持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环境。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孕酮水平,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3、止血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氨甲环酸片、肾上腺色腙片、维生素K1注射液等止血药物。严重贫血患者需要配合铁剂和营养支持,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需考虑输血治疗。所有止血措施应在医院监护下进行。
4、超声检查阴道超声可明确妊娠囊位置、胚胎存活情况及出血来源。宫腔内积血提示先兆流产,附件区包块需警惕宫外孕。孕6周后未见胎心搏动可能为胚胎停育,反复检查确认后需行清宫术。检查前需排空膀胱以获得清晰图像。
5、手术治疗确诊宫外孕需紧急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或开窗术,葡萄胎患者需实施清宫术并送病理检查。宫颈息肉引起的出血可在孕中期行息肉摘除。术后需监测HCG下降情况,宫外孕患者应避孕3-6个月后再备孕。
怀孕早期出血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适量食用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以防腹压增高。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定期更换卫生护垫。所有治疗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每周复查血HCG和孕酮直至情况稳定。出现头晕、冷汗等休克前兆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