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可通过低剂量螺旋CT、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法确诊。肺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表现,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
1、低剂量螺旋CT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早期肺癌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肺部微小病灶,辐射剂量低于常规CT。该检查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肺结节检出率较高,适用于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的年度筛查。发现可疑结节后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2、痰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脱落细胞形态,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患者需连续三天采集晨起深部痰液送检,操作简便无创但存在假阴性可能。该检查适用于有咳血或持续性咳嗽症状的患者,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肺癌。
3、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病变,并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或刷检。荧光支气管镜能增强早期癌变黏膜的识别率,超声支气管镜可评估气管外病灶。该检查对中央型肺癌诊断准确率高,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需局部麻醉后实施。
4、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在CT引导下用细针抽取肺外周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确诊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对直径大于1厘米的肺结节诊断准确率较高,可能发生气胸等并发症,术后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
5、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等可作为肺癌辅助诊断指标,但单独检测特异性较低。动态监测标志物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该检查通过抽血完成,适合作为筛查的补充手段。
建议40岁以上吸烟者、长期接触石棉或放射性物质的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现持续咳嗽、声音嘶哑、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确诊后应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方案,早期肺癌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较好预后。日常生活中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硒的食物如胡萝卜、坚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