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属于分离性障碍范畴,旧称歇斯底里症。癔症的典型表现主要有突发性躯体功能障碍、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身份识别障碍、假性痴呆等。患者症状常与心理因素相关,但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1、突发性躯体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瘫痪、失明、失声等躯体症状,医学检查无神经系统损伤。这类转换症状多由心理冲突诱发,如情绪压抑后突然出现肢体不能活动。发作时需排除癫痫、脑卒中等器质性疾病,心理疏导联合暗示治疗常有效。
2、情感爆发表现为突然哭笑不止、喊叫或戏剧化行为,持续时间较短且具有表演性特征。常见于人际关系冲突后,情绪释放夸张但内心体验不深刻。稳定情绪环境有助于缓解发作,严重时可短期使用镇静药物。
3、选择性遗忘对创伤事件或特定时间段的记忆完全缺失,遗忘内容具有心理防御意义。患者可能忘记遭遇事故的经过,却保留其他记忆。通过催眠治疗或精神分析可逐步恢复记忆,但需注意心理承受能力。
4、身份识别障碍暂时丧失自我认同感,表现为以另一身份言行,或感觉身体被他人控制。发作时可能自称逝者或虚构人物,持续时间从数小时到数日不等。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
5、假性痴呆出现幼稚言行、计算错误等痴呆样表现,但智力实际正常。患者可能突然不会简单算术或模仿儿童行为,与器质性痴呆的渐进性衰退不同。通过心理评估可鉴别,暗示疗法效果显著。
癔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刺激。家属应理解症状的心理本质,避免强化异常行为。建议通过瑜伽、正念训练等舒缓压力,必要时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心理治疗。急性发作期间须排除器质性疾病,长期康复需结合家庭支持与社会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