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与病理类型、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可临床治愈,部分可能转为慢性病程。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敏感,儿童患者中约90%在4-6周激素疗程后可获得完全缓解。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水肿和大量蛋白尿,肾活检显示足细胞足突融合。常用泼尼松片、他克莫司胶囊、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同时需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这类患者复发率较高但远期肾功能通常保持良好。
膜性肾病等成人常见类型往往进展缓慢,约30%患者可自发缓解。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下肢水肿伴高脂血症,肾活检可见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推荐使用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小剂量激素,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进行靶向治疗。合并静脉血栓者需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此类患者5年内约20%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预后较差,约50%在10年内发展为尿毒症。临床特征为顽固性高血压伴进行性肾功能下降,病理显示部分肾小球节段性瘢痕形成。可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片冲击治疗,或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合并严重水肿时需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毫升以内。
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需重点控制原发病。表现为长期糖尿病史后出现的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除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外,可选用缬沙坦胶囊降低尿蛋白,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此类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约为每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4毫升/分钟。
患者应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注意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突发少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应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