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特别痒尤其是晚上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寄生虫感染、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局部用药、驱虫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秋冬季节或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出现瘙痒,尤其是夜间更为明显。可通过涂抹保湿霜、使用加湿器、减少洗澡频率等方式缓解。选择含有神经酰胺、甘油等成分的保湿产品,每日涂抹2-3次。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或食用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可能引发皮肤瘙痒。夜间瘙痒加重可能与床品中的尘螨有关。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1次或西替利嗪片5mg/次,每日1次,同时更换防螨床品。
3、湿疹: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夜间瘙痒明显。可能与夜间体温升高、汗液刺激有关。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1次或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局部涂抹,同时避免抓挠。
4、寄生虫感染:疥疮、虱子等寄生虫感染常导致夜间剧烈瘙痒,尤其是手指缝、腋下等部位。疥疮患者可使用10%硫磺软膏每日1次,连续3天或伊维菌素片200μg/kg,单次口服治疗,同时彻底消毒衣物和床品。
5、肝胆疾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胆道梗阻等疾病可能导致胆红素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夜间更为明显。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熊去氧胆酸片250mg/次,每日3次或进行胆道引流手术。
日常护理中,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坚果等,促进皮肤修复。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瘙痒症状。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