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通常是有必要的,具体需根据肿瘤分期、肝功能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介入治疗是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患者。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或射频消融等方式,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病灶,控制肿瘤生长并延长生存期。对于肿瘤直径较小、病灶局限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达到与手术相近的效果。同时该治疗方式创伤较小,对肝功能影响相对可控,部分患者术后可快速恢复日常活动。
但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弥漫性肝癌或合并严重门静脉癌栓的患者效果较差。多次介入可能加重肝功能损伤,出现腹水、黄疸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术后发热、疼痛等不良反应,需配合药物缓解。对于早期肝癌且具备手术指征者,根治性手术仍是首选方案。
肝癌患者应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严格戒酒并避免霉变食物。治疗期间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可补充支链氨基酸改善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