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可能对眼睛造成角膜损伤、白内障、翼状胬肉、黄斑变性、眼睑皮肤癌等危害。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主要有急性光性角膜炎、慢性晶状体混浊、结膜增生病变、视网膜光损伤、眼睑恶性肿瘤等类型。建议日常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环境。
1、角膜损伤短波紫外线可引发光性角膜炎,表现为眼部剧烈疼痛、畏光流泪及暂时性视力下降。高海拔地区或雪地活动时未佩戴护目镜易发生此类损伤。急性发作时需避光休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就医进行角膜修复治疗。
2、白内障长期紫外线暴露会加速晶状体蛋白变性,导致皮质性白内障早期出现视力模糊、眩光敏感等症状。户外工作者发病概率显著增高。预防需坚持佩戴UV400防护镜,已形成白内障者可考虑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3、翼状胬肉紫外线诱发结膜下纤维血管增生形成三角形赘生物,常见于鼻侧睑裂区。早期表现为异物感及结膜充血,进展期可能导致角膜散光。小而静止的胬肉可观察随访,影响视力时需手术切除并联合自体结膜移植。
4、黄斑变性紫外线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危险因素。患者可能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保护剂有助于延缓进展,晚期需抗VEGF药物治疗。
5、眼睑肿瘤眼睑皮肤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均与紫外线累积暴露相关,表现为无痛性结节或溃疡性病变。早期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巨大病灶需配合放射治疗。日常使用广谱防晒霜可降低发病风险。
除佩戴具有UV防护功能的太阳镜外,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强烈时段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选择宽檐帽和防紫外线遮阳伞可提供额外保护,游泳时建议使用镀膜泳镜。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及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增强眼部抗氧化能力,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可早期发现紫外线相关眼病。特殊职业人群应配备专业防护面罩,雪地、沙漠等高反射环境需加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