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脓肿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经皮穿刺引流、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保守观察等方式治疗。阑尾脓肿通常由阑尾炎未及时治疗导致化脓穿孔引起,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早期局限性阑尾脓肿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血常规指标,若用药后脓肿未缩小或症状加重需调整方案。
2、经皮穿刺引流对于直径超过3厘米的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同时配合抗生素冲洗。该方法创伤小但可能存在引流不彻底的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学。
3、腹腔镜手术适用于脓肿壁较厚且全身状况稳定的患者,通过腹腔镜清除脓液并切除病变阑尾。相比传统手术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但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4、开腹手术当脓肿范围广泛或合并肠梗阻等并发症时需开腹行脓肿清除术,术中可能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警惕肠瘘、腹腔残余感染等风险。
5、保守观察部分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可暂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需密切观察腹痛变化及感染指标,一旦出现休克征兆需立即手术干预。
治疗期间应保持半卧位休息,术后早期进食流质饮食并逐步过渡到低渣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或CT评估脓肿吸收情况。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剧或排便习惯改变时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应及早就医以防进展为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