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主要危害包括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对肾脏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早期由于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内高压,肾小球滤过率代偿性增高。随着病程进展,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扩张,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若不及时干预,尿蛋白排泄量持续增加,进入临床蛋白尿期。此时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血肌酐逐渐升高。晚期可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肾病综合征表现,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伴随高血压。高血压既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又是其并发症。长期高血压可加速肾小球硬化,加重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较为常见,高脂血症可促进肾小球硬化进程。糖尿病肾病患者还易合并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其他微血管并发症。
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和综合管理。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及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5年均应进行肾脏病变筛查。筛查内容包括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肌酐测定等。严格控制血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血压管理同样重要,建议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限制蛋白质摄入可能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日常需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戒烟限酒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