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病、药物性肾损伤等原因引起。肾功能不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肾脏功能减退,表现为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下降。
1、糖尿病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高血糖状态会使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扩张,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乃至大量蛋白尿。患者可能伴随水肿、血压升高,需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配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保护肾功能。
2、高血压肾病持续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单位缺血性萎缩。血压超过140/90mmHg时,肾小球内压持续升高,导致肾小球硬化。患者常见夜尿增多、血肌酐缓慢上升,需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会破坏肾小球滤过结构。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慢性肾炎可能出现贫血、乏力。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或环磷酰胺片,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4、多囊肾病遗传性因素导致肾实质内形成多个囊肿压迫正常组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在30岁后出现腰部胀痛、血尿,囊肿逐渐增大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目前主要使用托伐普坦片延缓囊肿进展,终末期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5、药物性肾损伤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过量使用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为少尿、血肌酐骤升。应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ml。定期复查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