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由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炎、碘摄入过量、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儿童甲亢主要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情绪波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格雷夫斯病格雷夫斯病是儿童甲亢最常见病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持续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眼球突出,可通过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检测确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放射性碘治疗。
2、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桥本甲状腺炎早期可能出现暂时性甲亢症状。甲状腺组织破坏导致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表现为颈部疼痛伴甲亢症状。血沉增快和甲状腺摄碘率降低有助于诊断。多数病例呈自限性,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3、碘摄入过量长期过量摄入含碘食物或药物可能导致碘诱发性甲亢。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过多,或使用胺碘酮等含碘药物均可诱发。表现为甲状腺无痛性肿大,尿碘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需严格限制碘摄入,必要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
4、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垂体肿瘤异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继发性甲亢,儿童较为罕见。表现为甲状腺均匀肿大,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垂体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或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激素分泌。
5、遗传因素部分家族性非自身免疫性甲亢与TSHR基因激活突变有关。新生儿期即可发病,表现为持续性甲亢伴甲状腺肿大。基因检测可确诊,治疗需早期使用抗甲状腺药物,部分患儿可能需要甲状腺切除术。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易怒、多食消瘦、心率增快等甲亢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日常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避免高碘食物,建立规律作息。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悸。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皮疹、关节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调整用药方案。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儿情绪波动,家长应保持耐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