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肝脏通常需要检查肝功能、肝脏超声、乙肝两对半、甲胎蛋白、肝脏弹性检测等项目。肝脏检查有助于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1、肝功能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异常可能与胆汁淤积或溶血有关,白蛋白降低可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肝功能检查需要空腹进行,避免饮食影响结果准确性。
2、肝脏超声肝脏超声可以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回声等情况,能够发现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等病变。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可重复进行,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检查前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肠道气体干扰图像质量。
3、乙肝两对半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五项指标。通过这项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评估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区分乙肝感染的不同阶段。乙肝两对半检查不需要空腹,但需要静脉采血。
4、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甲胎蛋白升高可能提示肝癌、活动性肝炎或生殖系统肿瘤。检查时需要空腹采血,避免饮食影响检测结果。甲胎蛋白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5、肝脏弹性检测肝脏弹性检测通过测量肝脏硬度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早期肝硬化诊断有重要价值。检查过程类似超声检查,无创无痛,但准确性受肥胖、肋间隙狭窄等因素影响。这项检查不需要特殊准备,但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定期进行肝脏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查一次肝功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酗酒,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