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泪管堵塞可能自愈,也可能需要医疗干预。鼻泪管堵塞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外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堵塞有较高自愈概率。多数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随着鼻泪管发育完善,堵塞可自行缓解。期间可通过轻柔按摩内眼角促进疏通,每日重复进行数次,注意保持手部清洁。若伴随黄色分泌物,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眼睑边缘。
成人获得性鼻泪管堵塞自愈概率较低。慢性结膜炎或鼻窦炎导致的黏膜肿胀,在感染控制后可能改善。但外伤性瘢痕、肿瘤压迫或老年性管道狭窄通常无法自愈。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堵塞可能继发泪囊炎,出现脓性分泌物和局部红肿,需进行泪道冲洗或探通术。严重者需行鼻腔泪囊吻合术重建引流通道。
无论成人或儿童,若堵塞症状持续超过半年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诊眼科。日常避免揉眼,减少粉尘刺激,过敏性体质者需控制鼻腔炎症。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维生素A摄入,有助于婴幼儿泪道上皮细胞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