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痛等,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辅以对症处理。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呼吸道炎症。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3周内出现,初期表现为干咳,随后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头痛和肌肉酸痛。咳嗽可能持续数周,严重时会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胸部X光片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治疗方面,首选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多西环素,疗程一般为7-14天。对症治疗包括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止咳药如右美沙芬,以及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休息。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对于症状较重或持续不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病毒性支原体肺炎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