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到40度属于高热,需立即就医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高热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温水擦浴、退热贴、药物降温等方式处理。
1、温水擦浴使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能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擦拭后及时擦干皮肤并更换干燥衣物,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2、退热贴使用将退热贴敷于宝宝额头或后颈部,凝胶层可通过持续水分蒸发降低局部温度。每4小时更换一次,避免贴敷时间过长导致皮肤过敏。退热贴不能替代药物降温,需配合其他措施使用。
3、药物降温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专用退热药。两种药物需间隔4小时以上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不可自行使用阿司匹林或成人退热药,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
4、补液护理少量多次喂食母乳、配方奶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引起高热惊厥。观察排尿频率和尿液颜色,若4小时无排尿或尿色深黄需警惕脱水。拒绝饮水的宝宝可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水。
5、环境调节保持室温22-24℃,避免穿盖过厚衣物阻碍散热。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发热期间让宝宝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耗氧量,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
高热期间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昏睡、抽搐、呕吐、皮疹等症状应立即急诊。退热后仍要完成医生建议的血液检查或病原学检测,明确发热原因。恢复期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体温正常48小时后才可恢复日常活动,期间注意避免再次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