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预后通常较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预后差异主要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PSA水平、治疗方案选择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
1、肿瘤分期局限性前列腺癌通过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可实现长期生存,肿瘤未突破包膜时10年生存率较高。局部进展期患者需结合内分泌治疗,远处转移者则以系统治疗为主,骨转移灶可通过靶向放疗控制。
2、病理分级格里森评分是重要预后指标,低危组≤6分进展缓慢,中危组7分需密切监测,高危组≥8分易发生转移。新分级系统将肿瘤分为1-5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3、PSA水平诊断时PSA值超过20ng/ml提示肿瘤负荷较大,治疗后PSA降至0.2ng/ml以下预示较好疗效。PSA倍增时间短于3个月可能提示耐药,需调整治疗方案。
4、治疗方案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合预期寿命超过10年的局限期患者,机器人辅助手术可减少并发症。放射治疗可选择外照射或近距离放疗,极低危患者可考虑主动监测。
5、患者因素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可能影响治疗耐受性,年轻患者更适合积极治疗。基因检测发现BRCA突变等遗传因素时,需加强随访并考虑靶向药物。
前列腺癌患者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硒。规律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术后尿控,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定期复查PSA和影像学检查,出现骨痛或排尿变化时及时就诊。心理支持对治疗期间的情绪管理很重要,可参加病友互助小组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