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产儿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感染风险增加等缺陷。晚产儿通常指妊娠超过42周仍未分娩的新生儿,主要缺陷包括胎盘功能减退导致的营养供应不足、羊水过少引发的脐带受压、胎粪吸入综合征等。妊娠期延长可能引起胎儿过度成熟综合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皮、指甲过长、皮下脂肪减少。
1、呼吸窘迫综合征晚产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可能消耗殆尽,导致肺泡塌陷引发呼吸困难。这种情况与胎盘老化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样呼吸、皮肤青紫。需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治疗,必要时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等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
2、低血糖胎盘功能衰退会导致葡萄糖输送效率下降,胎儿肝糖原储备耗竭后易发生低血糖。症状包括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严重时可出现抽搐。需通过早期喂养或静脉输注葡萄糖纠正,动态监测血糖变化,避免神经系统损伤。
3、感染风险增加胎膜早破概率随妊娠期延长而上升,破膜时间超过18小时则感染风险显著增高。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可能引发新生儿败血症或肺炎。需进行血培养检查,必要时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4、胎粪吸入综合征胎儿宫内窘迫时可能排出胎粪污染羊水,分娩过程中吸入会导致气道阻塞和化学性肺炎。X线检查可见斑片状浸润影,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引,严重者需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
5、神经系统损伤慢性宫内缺氧可能导致脑白质损伤或基底节区病变,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减弱。需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脑功能,必要时使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营养神经,后期需早期干预康复训练。
对于晚产儿需加强体温维持和母乳喂养支持,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神经行为测试,发现运动发育落后应及时开始康复训练。家长需密切观察喂养状况和睡眠周期,记录异常肢体动作或眼神接触减少等情况,定期随访听力筛查和眼底检查。注意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按时完成计划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