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开始掉牙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牙周病、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口腔微血管病变、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牙周组织破坏和牙齿松动脱落。
血糖控制不佳是糖尿病患者牙齿脱落的核心诱因。持续高血糖会损害牙龈和牙槽骨的微血管,减少局部血液供应,同时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加速牙周组织破坏。典型表现为牙龈反复红肿出血、牙齿逐渐松动。这类患者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如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并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牙周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显著增高。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牙菌斑中厌氧菌繁殖,引发慢性牙周炎,临床可见牙周袋形成、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这类患者需在口腔科进行专业牙周治疗,如龈下刮治术配合使用甲硝唑含漱液、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控制感染。日常需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每3个月进行专业洁牙。
骨质疏松也可能导致牙齿稳固性下降。糖尿病可能影响钙磷代谢,造成颌骨密度降低,表现为多颗牙齿同时松动,咀嚼无力。这类情况需进行骨密度检查,可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同时保证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
糖尿病患者出现牙齿问题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口腔全景片、血糖监测等明确病因。日常需严格控制血糖,保持口腔卫生,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避免吸烟和过量摄入高糖食物。建议选择含氟牙膏配合冲牙器使用,出现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时尽早就诊,防止病情进展导致更多牙齿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