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不会传染。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局限性病变,属于非感染性疾病,主要有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胆囊腺肌症、其他罕见类型等。
胆囊息肉的形成与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收缩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属于局部组织增生性改变。胆固醇性息肉占大多数,与胆固醇代谢异常相关;炎性息肉多继发于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腺瘤性息肉存在潜在恶变风险但概率较低。这些类型均不具备病原体传播特性,不会通过任何接触途径传染给他人。
极少数情况下,胆囊息肉可能合并寄生虫感染或特殊病原体感染,但这类情况本身属于感染性疾病范畴而非息肉本身导致传染。例如华支睾吸虫感染可能诱发胆道系统病变,但传染源是寄生虫而非息肉组织。此时需要针对原发感染进行治疗,与息肉无直接关联。
发现胆囊息肉后应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直径超过10毫米或增长迅速的息肉需考虑手术切除。日常需保持低胆固醇饮食,避免过度油腻食物,控制体重并规律作息。合并胆囊炎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但药物对息肉本身无消除作用。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