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所谓的巧克力囊肿,就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瘤,是发生于卵巢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随着每月的月经来潮,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产生月经造成经血堆积于卵巢内,形成卵巢肿瘤,因内容物极像巧克力之状,故通称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膜以外的地方发育生长所致,其发生率在生育年龄的妇女约是百分之七,在一等亲有内膜异位症的家属,其发生率是一般人口的七倍。其发生的原因大部份的学者相信是子宫内膜细胞转移到子宫外生长发育所致。而转移的途径,最常见的是来自月经期间经血经由输卵管逆流至骨盆腔的器官,故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发生于子宫壁、腹膜、卵巢、输卵管等 常见的症状是
痛经,通常在月经来潮之前,便开始有腹部的不适。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常会合併严重的骨盆腔粘黏,造成受孕能力下降,增加子
宫外孕的机会。另外月经失调、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囊肿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等等,也可能发生在治疗方面,可分成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可依病患的状况和治疗目标来决定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面,由于子宫内膜组织随着月经週期而生长,故治疗目标便是造成无月经,来达到抑制内膜组织生长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黄体素、Danazol、Gestrinone、口服避孕药、性腺荷尔蒙刺激素类似剂。一般而言,要达到完整的治疗效果,药物治疗通常要持续四至六个月。在药物治疗期间,通常是不会怀孕,也不适合怀孕。故患者若是考虑怀孕,则可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面,由于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许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可使用腹腔镜手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復发率极高,药物治疗又比手术治疗復发率来得高,每年约有5至20%的復发率,5年的復发率高达40%,故治疗后仍要定期追踪。建议您持续的追踪囊肿大小的变化,若出现严重疼痛或月经不规则的症状,可与医师讨论是否有手术的必要,谢谢您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