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颅脑外伤手术指征主要包括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严重情况,需及时手术干预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颅骨修复等,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
1、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手术的常见指征之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均可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危及生命。硬膜外血肿多由颅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起,血肿量超过30ml或中线移位超过5mm需手术清除。硬膜下血肿常由脑表面静脉撕裂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厚度超过10mm或中线移位超过5mm需手术干预。脑内血肿多由脑挫裂伤引起,血肿量超过30ml或引起明显占位效应时需手术清除。
2、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手术的另一重要指征。广泛性脑挫裂伤可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去骨瓣减压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灌注,但需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于局灶性脑挫裂伤,若引起明显占位效应或神经功能障碍,也需考虑手术清除。
3、颅骨骨折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手术干预。开放性颅骨骨折需及时清创和修复,以预防感染和脑脊液漏。凹陷性颅骨骨折若凹陷深度超过颅骨厚度,或引起神经功能障碍,需手术复位。颅底骨折若伴有脑脊液漏持续1周以上,或反复发生脑膜炎,需手术修补。
颅脑外伤手术指征的把握需综合考虑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情发展趋势。及时、恰当的手术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手术决策需谨慎,需权衡手术风险和获益。术后密切观察和综合治疗同样重要,包括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以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