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流脓可能由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尿路感染、尿道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干预。
1、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道口黄色脓性分泌物伴排尿灼痛。确诊需进行分泌物涂片镜检或培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大观霉素注射液、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发病期间应避免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
2、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多由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导致,分泌物常呈白色稀薄状。可选用盐酸多西环素片、阿奇霉素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该病易复发,治疗期间应完成全程用药,避免饮酒和辛辣饮食。患者内衣需高温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前列腺炎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引起尿道脓性分泌物,伴随会阴部胀痛和尿频。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大前列腺。治疗需选用穿透前列腺包膜较好的药物,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前列舒通胶囊等。日常应避免久坐骑车,保持规律排精。
4、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上行至尿道时可能出现脓尿,常见于饮水不足或卫生习惯不良者。可检测尿常规确诊。治疗可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三金片等药物。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女性经期勤换卫生巾。
5、尿道损伤导尿操作或尿道器械检查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合并感染,出现血性脓液。需进行尿道造影评估损伤程度。轻度损伤可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严重裂伤需尿道修复手术。恢复期间禁止憋尿,观察排尿通畅度。
出现尿道流脓症状需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采集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治疗期间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摄入酒精、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完成药物治疗后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性传播疾病患者应告知伴侣共同筛查。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急性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