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回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发热和营养不良。末端回肠炎通常由克罗恩病、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刺激或肠道缺血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1、腹痛腹痛是末端回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排便后暂时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压痛或反跳痛,提示炎症累及腹膜。腹痛发作时建议暂时禁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排除肠梗阻。
2、腹泻腹泻多呈慢性反复发作,每日排便3-10次不等,粪便常含未消化食物残渣或黏液。炎症导致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和蠕动加快是主要原因。严重时可出现水样便或脂肪泻,长期腹泻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可尝试低纤维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医生会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制剂或洛哌丁胺等药物。
3、体重下降由于慢性炎症消耗、营养吸收障碍及食欲减退,患者体重可能在数月内下降超过5%。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时,可能出现乏力、水肿。建议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必要时通过肠内营养补充剂或静脉营养支持。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
4、发热活动期炎症可能引发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夜间明显。若出现高热寒战需警惕脓肿形成或败血症。发热期间应多饮水,物理降温,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肠道损伤。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抗生素。
5、营养不良长期炎症会导致维生素B12、铁、钙等营养素缺乏,表现为舌炎、口角炎、骨质疏松等。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饮食应增加瘦肉、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补充复合维生素。严重缺乏时需肌注维生素B12或静脉补铁,并监测骨密度。
末端回肠炎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低渣、高营养的食物,避免酒精、咖啡因及过硬食物。急性期建议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缓解期逐渐增加膳食纤维。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定期复查肠镜和血液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不可擅自停药。出现剧烈腹痛、便血、持续呕吐等急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