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幼儿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接种疫苗等。
1、传染性强的原因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病毒类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这些病毒在幼儿群体中传播速度快,主要因为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且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环境容易造成病毒扩散。病毒可通过患者的唾液、粪便、疱疹液等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
2、传播途径
-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
-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
- 粪口传播: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手部接触传播。
3、预防措施
-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 避免接触患者:尽量减少与手足口病患者的密切接触,避免共用物品。
- 接种疫苗:目前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4、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多为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症状:
- 药物治疗: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局部涂抹抗病毒药膏减轻疱疹不适。
- 饮食调理:多喝水,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 居家护理: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5、重症处理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或心肺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球蛋白或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幼儿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