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的形成通常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以及化学毒素刺激等因素有关。脑炎是脑实质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脑炎最常见的病因,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均可侵犯脑组织。病毒通过血液或神经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直接破坏神经元或诱发免疫损伤。患者可能出现高热、抽搐、精神行为异常,需通过脑脊液检测确诊。
2、细菌感染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可通过血脑屏障引发化脓性脑炎。细菌毒素和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水肿、坏死,常见于中耳炎、鼻窦炎等邻近感染灶扩散。典型表现为颈项强直、喷射性呕吐,需紧急抗生素治疗。
3、自身免疫反应抗NMDAR脑炎等自身免疫性脑炎由抗体错误攻击神经细胞受体所致。这类疾病多与肿瘤、前驱感染相关,患者常出现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是主要治疗手段。
4、寄生虫感染弓形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可经食物或皮肤侵入脑部。寄生虫幼虫在脑内移行造成机械损伤和炎症反应,农村地区多见,表现为局灶性神经缺损,需联合抗寄生虫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5、化学毒素刺激重金属中毒、有机溶剂暴露等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损伤脑组织。铅中毒性脑炎常见于儿童,表现为易激惹、共济失调,需及时脱离污染源并使用螯合剂解毒。
预防脑炎需注意疫苗接种、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可预防特定病原体感染,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肉类可降低寄生虫感染风险。出现持续头痛、发热伴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恢复期患者需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