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诊断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血沉升高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等疾病有关,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1、炎症性疾病血沉升高常见于急性或慢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滑膜炎症导致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沉显著加快。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也可能伴随血沉升高,通常与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相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
2、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引起血沉加快,患者多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结核病活动期因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血沉常持续升高。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结核病患者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等抗结核药物。
3、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因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沉明显增快,常伴随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痛等表现。干燥综合征也可能出现血沉升高,需通过抗核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联合羟氯喹片控制病情。
4、血液系统疾病贫血患者因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血沉加快,缺铁性贫血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发性骨髓瘤因异常球蛋白增多使血沉显著升高,典型症状包括骨痛、肾功能损害。治疗需采用化疗方案如硼替佐米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片。
5、恶性肿瘤部分实体肿瘤如淋巴瘤、乳腺癌晚期可能因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引起血沉升高。恶性肿瘤相关血沉升高通常呈进行性加重,需结合影像学和组织活检确诊。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如紫杉醇注射液等方案。
血沉检查虽能提示多种疾病可能,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C反应蛋白、影像学等综合判断。日常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持续发热、关节肿痛、异常出血等症状,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脂饮食,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确诊疾病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血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