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不疼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直肠息肉、肛裂、肠炎或结直肠肿瘤等疾病引起。痔疮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但需结合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痔疮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内痔出血多呈间歇性,血液与粪便不混合,排便时可能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回纳。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会增加腹压,导致直肠静脉丛曲张形成痔核。轻微痔疮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温水坐浴缓解,药物可选择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普济痔疮栓等外用制剂。
直肠息肉出血量较少且反复发作,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隆起性病变。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伴随黏液脓血便,需通过粪便钙卫蛋白检测鉴别。结直肠肿瘤引起的便血常混有暗红色血块,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或消瘦,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粪便隐血筛查。肛门裂伤在无感染时也可能无痛性出血,但多伴有排便时撕裂感。
出现无痛性便血建议尽早就诊肛肠科,避免自行用药延误诊断。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1500毫升,增加全谷物和西蓝花等膳食纤维摄入,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便后清洁建议使用温水冲洗代替用力擦拭,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以改善盆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