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具有阶段性临床表现和潜伏期特征。
梅毒螺旋体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后,可引发多系统损害。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无痛性溃疡;二期梅毒多在感染后6-8周发生,表现为全身对称性梅毒疹、扁平湿疣等皮肤黏膜损害;三期梅毒可在感染数年后发生,累及心血管系统导致主动脉炎,或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麻痹性痴呆。梅毒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造成死胎或先天畸形。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包括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和特异性抗体试验。
确诊梅毒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青霉素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并定期复查血清滴度。日常需加强个人防护,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