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止血、使用止血药物、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快速处理。牙齿出血可能与牙龈炎、牙周炎、外伤、血液疾病、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1、压迫止血用干净纱布或棉球按压出血部位10-15分钟,压力需均匀持续。适用于牙龈轻微损伤或炎症导致的渗血,操作时避免反复擦拭伤口。若出血量较大可配合含漱冰水收缩血管。
2、冷敷止血将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面颊对应出血处,每次5-10分钟。低温能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适用于外伤引起的牙龈出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间隔20分钟可重复操作。
3、使用止血药物云南白药粉可直接撒于出血创面,其活性成分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凝血酶冻干粉需用生理盐水配制后局部使用,适用于术后创面渗血。氨甲环酸注射液可遵医嘱含漱,但禁止吞咽。
4、调整饮食出血期间避免过热、辛辣及坚硬食物,选择温凉软食如鸡蛋羹、藕粉等。增加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改善毛细血管脆性。每日饮用适量淡盐水保持口腔清洁。
5、及时就医若出血持续超过30分钟或伴随牙龈肿胀、牙齿松动,需排查牙周脓肿、血友病等疾病。血液科可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口腔科可能需进行龈下刮治或牙周夹板固定等专业处理。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早晚刷牙,配合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平稳,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应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妊娠期牙龈出血需加强叶酸和铁剂补充,避免用力漱口刺激牙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