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一般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慢性肾炎是肾小球疾病的慢性迁延状态,其病理改变多为不可逆性损伤。
慢性肾炎的治疗目标以延缓肾功能恶化为主。早期患者通过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血糖、避免肾毒性药物等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减缓疾病进展。部分患者需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等药物,这些药物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尿。对于合并水肿者可能需配合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指标是评估疗效的关键,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少数病理类型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等,在及时规范治疗下可能达到临床缓解,但仍有复发风险。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肾移植后仍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坚果等。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注意预防感染。若出现尿量骤减、水肿加重或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及心血管评估,慢性肾炎常伴随全身多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