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轮状病毒初期症状主要有发热、呕吐、腹泻、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因,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并做好隔离防护。
1、发热轮状病毒感染初期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通常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发热可能持续1-2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2、呕吐呕吐是轮状病毒感染的早期典型症状,多发生在发热后6-12小时内。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出现胆汁样呕吐。家长需注意少量多次喂食清淡流质食物,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呕吐频繁时应警惕脱水风险,必要时就医补液治疗。
3、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后24-48小时可能出现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20次。粪便多呈酸性,可能伴有特殊酸臭味。家长需注意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腹泻期间应暂停乳制品摄入,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
4、精神萎靡由于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患儿可能出现精神不振、嗜睡、反应迟钝等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注意眼窝是否凹陷、皮肤弹性是否降低等脱水体征。若出现持续嗜睡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5、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可导致患儿食欲明显减退,拒绝进食。家长不应强迫喂食,可尝试少量多次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随着病情好转,食欲通常会在3-5天内逐渐恢复。若持续拒食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医评估营养状况。
轮状病毒感染期间,家长需特别注意手卫生和环境卫生,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应定期消毒。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饮食应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的原则,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刺激胃肠道。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便、抽搐等异常表现,须立即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