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憋尿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膀胱功能损伤甚至肾脏损害。憋尿的危害主要有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潴留、肾盂肾炎、排尿功能障碍等。
1、尿路感染尿液滞留会滋生细菌,细菌沿尿道逆行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灼痛,严重时出现血尿。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帮助冲刷尿道。
2、膀胱过度活动症长期憋尿会导致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表现为突发性尿急甚至尿失禁。可能与神经信号传导紊乱有关,可通过膀胱训练改善,必要时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黄酮哌酯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
3、尿潴留膀胱持续过度充盈可能损伤逼尿肌收缩力,导致尿液无法排空。急性尿潴留需导尿处理,慢性患者需间歇导尿配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松弛尿道平滑肌。
4、肾盂肾炎膀胱内高压可能使尿液反流至肾脏,引发腰痛、高热等肾盂肾炎症状。确诊后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5、排尿功能障碍长期憋尿可能破坏膀胱-尿道协调性,出现排尿犹豫、尿流中断等症状。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或盐酸特拉唑嗪胶囊等α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
建议养成定时排尿习惯,避免连续2小时以上不排尿。工作期间可设置饮水提醒,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出现排尿疼痛、腰背部胀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避免进行跳跃、负重等增加腹压的运动。老年人与孕妇更需注意如厕频率,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