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穿刺引流术、保守观察等方式治疗。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早期单纯性阑尾炎或手术禁忌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控制感染。药物治疗需配合血常规监测,若白细胞持续升高或出现腹膜刺激征需及时转为手术治疗。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一周左右,用药期间须禁食并静脉补充营养。
2、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通过腹壁3个小切口完成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前需禁食6小时以上,术后24小时可逐步恢复流质饮食。该手术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气腹相关肩部疼痛,但多数三天内自行缓解。腹腔镜探查还能发现并处理其他腹腔病变。
3、开腹手术针对阑尾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广泛粘连等复杂病例,需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进行开放手术。术中需彻底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传统手术视野暴露更充分,但住院时间需延长至5-7天,切口感染概率相对较高。
4、穿刺引流对形成局限性脓肿的患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脓液穿刺引流,同时配合抗生素冲洗。该方法能缓解中毒症状,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引流期间需每日观察引流液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通常保留引流管5-7天直至脓腔闭合。
5、保守观察部分症状轻微的慢性阑尾炎可选择暂不手术,但需密切监测体温和腹痛变化。建议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发热或疼痛加重应立即就医。保守治疗期间可服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必要时使用解痉药物缓解疼痛。
阑尾炎患者术后应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过早摄入高纤维食物。日常注意腹部保暖,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建议每半年复查腹部超声,观察有无肠粘连等并发症。出现反复右下腹痛需警惕慢性阑尾炎或肠粘连可能,应及时返院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