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跳过慢可通过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式治疗。心跳过慢通常由年龄增长、药物副作用、心肌缺血、传导系统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
1、年龄增长:老年人心脏功能逐渐衰退,心率可能自然减慢。建议定期监测心率,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率减慢。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案。
3、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引起心跳过慢。建议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服用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
4、传导系统病变: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动过缓。可使用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或异丙肾上腺素1mg静脉滴注,必要时考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影响心率。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25-50μg/d,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碘元素。
老人心跳过慢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小米粥、蒸蛋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注意监测心率变化,如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