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发红可能是血尿的表现,通常由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药物影响、运动性血尿等原因引起。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病因。
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黏膜充血出血,常见于女性。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伴有下腹坠胀感。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增加每日饮水量。
2、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划伤黏膜会引起血尿,多伴随剧烈腰痛或腹痛。结石成分检测可明确类型,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3、肾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红细胞漏出,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泡沫尿,需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治疗常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严重者需用糖皮质激素。
4、药物影响服用利福平胶囊、酚酞片等药物可能导致尿液呈红色,但并非真实血尿。某些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停药后尿液颜色通常可恢复正常。
5、运动性血尿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血尿,与肾脏剧烈震荡有关。常见于长跑、足球等运动后,休息48小时后多自行消失。建议运动时保持充分补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训练。
出现血尿应记录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减少浓茶咖啡摄入。长期反复血尿需完善泌尿系统超声、膀胱镜等检查,40岁以上患者要排除肿瘤可能。女性经期前后出现红色尿液需与阴道出血鉴别,儿童血尿要警惕遗传性肾病。保持会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憋尿等行为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