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肝功能转氨酶偏高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或生理性负荷增加等因素有关。转氨酶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受损,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孕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转氨酶升高。该病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及遗传因素相关,可能导致胆汁酸排泄障碍。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同时需监测胎儿情况。伴随症状包括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
2、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或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转氨酶显著升高。孕产妇免疫力变化可能激活潜伏的肝炎病毒,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可选用替诺福韦酯片等抗病毒药物,禁用肝毒性药物。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进展为肝衰竭。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危及生命的产科急症,转氨酶常中度升高伴胆红素增高。发病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有关,需立即终止妊娠。治疗包括血浆置换、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等,可能伴随凝血功能障碍和意识改变。
4、药物性肝损伤部分孕妇服用的铁剂、中成药或抗生素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是常见诱因,停药后多数可恢复。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修复肝细胞膜,伴随症状包括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
5、生理性负荷增加孕晚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肝脏灌注相对不足,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适当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高脂饮食。生理性升高幅度较小,一般不超正常值2倍,分娩后多自行恢复。
孕晚期发现转氨酶偏高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蛋白饮食,每日保证8小时睡眠。建议每周复查肝功能,如出现皮肤黄染、持续性呕吐需立即就诊。注意观察胎动变化,避免使用未经医生确认的保健品或中药。保持饮食清淡,优先选择蒸煮烹调方式,控制动物内脏摄入量。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肝细胞修复,但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