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酒可能会引起肝癌,主要与酒精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诱发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干扰肝脏解毒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其他致癌物代谢等因素有关。
1、酒精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为乙醛,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DNA和蛋白质结构,导致肝细胞异常增生。长期反复损伤可能诱发肝细胞癌变。戒酒是预防此类损伤的关键措施,出现肝区疼痛或消化不良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2、诱发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长期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进而形成肝硬化。肝硬化时肝脏组织结构改变,肝细胞再生过程中易发生基因突变。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必要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
3、干扰肝脏解毒功能酒精代谢会消耗大量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削弱肝脏对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的解毒能力。这类致癌物在体内蓄积后可能诱发肝癌。建议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营养素。
4、降低机体免疫力长期饮酒会抑制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的清除能力,使癌变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时风险更高。接种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是重要预防手段,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胸腺肽肠溶片调节免疫。
5、影响其他致癌物代谢酒精会改变肝脏代谢酶的活性,影响亚硝胺等化学致癌物的代谢过程,增加其致癌性。吸烟者同时饮酒时风险叠加。建议进行肝癌筛查时结合腹部CT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确诊后可考虑使用仑伐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
预防酒精性肝癌需严格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日常饮食应增加深色蔬菜、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脂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代谢功能,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已出现肝功能异常者需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肝硬化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肝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