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槽牙碎了一块可通过树脂充填、嵌体修复、全冠修复、根管治疗、拔牙等方式治疗。后槽牙碎裂通常由龋齿、外伤、磨牙症、牙体缺损、牙隐裂等原因引起。
1、树脂充填适用于小块碎裂且未伤及牙髓的情况。医生会清除碎裂部位的腐质,使用复合树脂材料分层填充塑形,光照固化后恢复牙齿形态。治疗过程无痛,但需避免用该牙咬硬物。若碎裂边缘接近牙龈,可能需配合牙龈修整术。
2、嵌体修复针对较大范围碎裂但牙根完好的后槽牙。通过取模制作与缺损部位严丝合缝的金属或陶瓷嵌体,用粘接剂固定在牙齿上。嵌体比普通补牙更耐用,能承受较大咬合力,但需磨除部分健康牙体组织。治疗需2-3次就诊完成。
3、全冠修复适用于牙体大面积缺损或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将患牙磨小后套上全瓷冠或金属烤瓷冠,完全包裹剩余牙体。全冠能恢复咀嚼功能并防止牙齿进一步劈裂,但需磨除较多牙体组织。安装后可能出现短暂冷热敏感。
4、根管治疗当碎裂导致牙髓暴露或感染时需先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后用牙胶尖充填,最后用全冠保护无髓牙。治疗后可配合使用人工骨粉修复牙槽骨缺损。无髓牙质地变脆,需避免咬硬物防止牙根折裂。
5、拔牙仅适用于牙根纵裂或严重龋坏无法保留的情况。拔牙后1-3个月可考虑种植牙修复,种植体能模拟天然牙根功能。也可选择活动义齿或固定桥修复,但需磨损邻牙。长期缺牙会导致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建议尽早修复。
日常需避免用后槽牙咬冰块、坚果等硬物,夜间磨牙者应佩戴咬合垫。选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修复后出现咬合不适或修复体脱落需及时复诊。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口腔卫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修复体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