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白脓和黄脓的主要区别在于脓液颜色、常见病因及伴随症状。白脓多见于病毒感染或早期细菌感染,黄脓则更常见于细菌性扁桃体炎或化脓性感染。两者可能由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EB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或白喉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咽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
1、链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是引起黄脓的常见原因,脓液多呈黄色或黄绿色,可能伴随高热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葡萄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伴有明显咽痛和颌下淋巴结压痛。医生可能开具苯唑西林钠胶囊、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或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家长需注意患儿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
3、EB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出现白脓,伴随持续发热和全身淋巴结肿大。治疗以对症为主,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更昔洛韦分散片抗病毒。建议家长监测患儿体温变化,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4、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多导致白色膜状渗出物,可能伴有结膜炎和腹泻。通常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抗病毒治疗。患病期间应补充维生素C,食用流质食物减轻吞咽不适。
5、白喉杆菌感染白喉杆菌感染会产生灰白色假膜,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就医使用白喉抗毒素注射液,配合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患者须严格隔离,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红霉素肠溶片。
无论白脓或黄脓,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脓液扩散时需紧急就医。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流感季节佩戴口罩。恢复期选择温凉流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适当补充维生素A、C有助于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