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皮肤肿瘤,部分痣可能因遗传、紫外线暴露、外伤或病理变化而恶变为黑色素瘤。预防和早期识别是关键,建议定期检查皮肤变化,必要时就医。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的人,患病的风险较高。某些基因突变(如CDKN2A基因)可能增加痣恶变的可能性。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并咨询遗传学专家。
2、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是黑色素瘤的重要诱因。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导致痣发生癌变。外出时应使用防晒霜、戴帽子和穿长袖衣物,避免在阳光强烈时长时间户外活动。
3、生理因素
皮肤类型较白、痣数量较多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黑色素瘤。痣的形态变化(如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可能是恶变的信号。建议每月自我检查痣的变化,记录其大小、形状和颜色。
4、外伤
反复摩擦或外伤可能导致痣发生恶变。例如,位于腰带、内衣边缘或脚底的痣容易受到摩擦,需特别注意。如果痣受到外伤后出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5、病理变化
某些痣本身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如先天性巨痣或发育不良痣。这些痣通常较大、颜色较深,且形状不规则。建议由皮肤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切除。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靶向药物(如维莫非尼)和免疫疗法(如PD-1抑制剂)可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
- 手术治疗:早期黑色素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包括广泛切除和淋巴结清扫。
- 放疗和化疗:适用于无法手术的病例,可控制肿瘤生长。
预防建议
-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胡萝卜和绿茶。
- 定期进行户外运动,但需做好防晒措施。
- 避免使用紫外线灯或晒黑床。
黑色素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皮肤检查、注意防晒和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降低恶变风险。如果发现痣有异常变化,务必尽快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