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有血块可能由痔核破裂、排便用力过度、局部感染、凝血功能异常、静脉曲张加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用药、温水坐浴、手术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痔核破裂内痔或混合痔的黏膜下静脉丛因压力增高发生破裂时,血液在直肠内积聚形成血块。常伴随排便时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促进创面修复,配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减轻炎症。
2、排便用力过度长期便秘或腹泻时过度努责,导致痔区静脉丛机械性损伤。血块多附着于粪便表面,伴有肛门坠胀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避免如厕时久蹲。
3、局部感染痔核表面糜烂继发细菌感染时,炎性渗出物与血液混合形成脓血块。可能出现肛门灼痛、分泌物增多。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应用红霉素软膏和甲硝唑氯己定洗剂进行抗感染处理。
4、凝血功能异常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患有血液疾病时,痔区出血不易凝固形成较大血块。通常伴有其他部位出血倾向。需完善凝血四项检查,原发病治疗期间可使用云南白药痔疮膏辅助止血。
5、静脉曲张加重妊娠或久坐久站导致痔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壁脆性增加后突发破裂。血块颜色暗红且量较多。急性期可采用迈之灵片改善静脉张力,严重者需行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疮出血期间应保持肛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粗糙厕纸。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适量进食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搬运重物或剧烈运动,睡眠时抬高臀部促进静脉回流。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须立即至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