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血糖监测、血压监测、体重管理、足部检查和药物记录等方式进行自我监测,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
1、血糖监测: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建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每日测量2-4次,记录数据并与医生沟通。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10.0mmol/L。通过监测,可以了解饮食、运动和药物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血压监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保持手臂与心脏同高。若血压持续偏高,需及时就医调整降压药物。
3、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控制。建议每周测量一次体重,计算BMI值,维持在18.5-23.9kg/m²范围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逐步减轻体重,改善代谢指标。体重管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4、足部检查:糖尿病足是常见并发症,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指甲和感觉。观察是否有伤口、红肿、疼痛或麻木,及时处理小伤口,避免感染。建议穿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定期修剪指甲,保持足部清洁干燥。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5、药物记录: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记录用药情况至关重要。建议使用药物记录本,详细记录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和效果。定期与医生沟通,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药物方案。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监测中,需注意饮食均衡,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减轻压力,有助于血糖稳定。通过综合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