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血糖控制、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心理疏导等方式怀孕。糖尿病通常由遗传因素、生活方式、肥胖、胰岛素抵抗、胰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在怀孕前需将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可通过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物实现,如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片1mg每日一次、阿卡波糖片50mg每日三次。
2、饮食调整:孕期糖尿病患者需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血糖波动。建议选择全谷物、蔬菜、瘦肉等食物,分餐进食,每餐控制在合理热量范围内。
3、药物治疗:孕期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改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种类包括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具体剂量需根据血糖水平调整。
4、定期监测:孕期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尿糖、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建议每周至少监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必要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5、心理疏导:孕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疾病和怀孕双重压力产生焦虑情绪,需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压力。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参加孕妇支持小组,与其他孕妇分享经验。
糖尿病患者在怀孕期间需特别注意饮食和运动护理,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蔬菜等。定期进行产检,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