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和春季更容易发生,主要与气温变化、血压波动、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通过保暖、血压监测、药物调整等方式预防。
1、气温变化:冬季气温骤降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春季昼夜温差大,血管反复扩张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血压波动:寒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春季气温不稳定,血压容易波动。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或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一次。
3、空气污染:冬季燃煤取暖、春季沙尘天气会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升高,刺激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建议雾霾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
4、节日因素:冬季春节前后饮食油腻、饮酒过量、作息不规律,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节日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避免熬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
5、情绪波动:冬季日照时间短,容易引发情绪低落,春季气候变化大,情绪容易波动,均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建议保持乐观心态,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等,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遵医嘱服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一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