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糖尿病下肢疼痛可能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感染、关节炎、肌肉劳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或刺痛感。治疗以控制血糖为主,可服用甲钴胺片500μg/次,每日3次、加巴喷丁胶囊300mg/次,每日3次等药物缓解神经痛。
2、血管病变:糖尿病可引发下肢动脉硬化,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每晚1次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
3、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易发生下肢皮肤或软组织感染,导致红肿热痛。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500mg/次,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片500mg/次,每日1次,并配合局部清创护理。
4、关节炎:糖尿病可加速关节退行性变,引发骨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导致下肢关节疼痛。治疗以控制血糖和尿酸为主,可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次,每日1次、秋水仙碱片0.5mg/次,每日2次等药物缓解疼痛。
5、肌肉劳损: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运动不当或姿势不良导致下肢肌肉劳损,出现酸痛感。治疗以休息和物理治疗为主,可进行热敷、按摩或低频电刺激,必要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次,每日2次缓解疼痛。
糖尿病下肢疼痛患者需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蔬菜和低糖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日常护理中需注意足部清洁和保湿,定期检查下肢皮肤,避免外伤。如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溃疡、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